
晨朗集團生產車間
孫秀芳,女,1954年出生,江蘇省海安縣人,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高級經濟師,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勞動模范,中國經濟女性年度公益人物,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江蘇省勞動模范、省三八紅旗手、省優秀女企業家。
代表聲音
“創新創業永無止境,唯有新材料、新技術,才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更是企業在劣境中求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要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把公益作為企業家的另一種事業!
“選上人大代表就意味著責任,必須切實做到有所擔當、有所作為,不能辜負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1987年自找項目、自籌資金,創辦了海安縣磁性材料二廠,2006年組建了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集團主要生產磁性材料電子元器件、稀土永磁釹鐵硼,擁有資產5億元、員工1200人。集團長期位于海安工業企業納稅20強、全市工業企業納稅大戶行列。2013年實現銷售6.2億元,上繳稅費3942萬元,位列全縣工業企業第七名。
在經濟一線,她興辦實體,帶頭致富,當地干部群眾提起她無不伸出大拇指;在履職路上,她為民代言,扶貧幫困,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大代表的內涵。她,就是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孫秀芳。國慶前夕,記者來到坐落于江蘇省海安縣境內的晨朗集團時,孫秀芳正在會議室里與公司的技術骨干們討論新產品的研發方案。年近六十的她頭發花白,面容慈祥,精神矍鑠開朗,講話條理清晰,運籌帷幄之中,體現著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從容與自信。
樂善好施的民營企業掌門人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即改革開放之初,孫秀芳就以超乎常人的膽識和魄力,放棄在機關工作的“鐵飯碗”,毅然辭職“下!,走上自主創業之路。
1987年,孫秀芳自找項目、自籌資金,創辦了海安縣磁性材料二廠。當時,彩電國產化正處在風生水起之際,她就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帶領全廠僅有的十幾名員工,克服資金短缺、設備簡陋等不利因素,很快就開發生產出替代日本進口的電子元器件,并順利打開市場,成功地成為福日、康佳、長虹等知名電視廠家的主要供應商,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講起當年艱苦創業的情景,孫秀芳不無感慨地告訴記者,企業的競爭,主要是技術的競爭,而技術的先進與落后,不僅決定著產品的市場,而且還決定著企業的壽命。同時,她認為,創新創業永無止境,唯有新材料、新技術,才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更是企業在劣境中求發展的必由之路。
回憶當年第一次與福日公司接洽業務時的情景,孫秀芳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她說,1999年,福日公司急要一款新品,孫秀芳便與本單位的工程師一道連夜趕制樣品,并親自從海安首先乘坐公共汽車到上海,然后再從上海改乘火車去福州送樣。當時因交通條件比較落后,又因臨時買票,火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孫秀芳就從上海一直站到福州。福日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后,無不為她的誠意和堅強所感動,從此,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孫秀芳就是這樣,以她的執著、堅韌、真誠獲得了人們對她的尊敬,贏得了事業的成功和發展。
2002年,就在傳統的電子元器件逐步為小型化的貼片式電子元器件所替代之際,富有商業頭腦的孫秀芳又敏銳地預見到彩電和臺式電腦顯示器會向LCD平板電視和顯示器發展,于是,她花巨資在南京組建研發中心,并成功試制出貼裝片式功率電感器,經認定,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問鼎市場的“殺手锏”,為壯大企業規模又一次贏得了機遇。
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精心經營,到了2006年,孫秀芳已將起初僅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數億資產的現代化集團企業—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如今,該企業已擁有資產5億元、員工1200人,2013年實現銷售6.2億元,上繳稅費3942萬元,位列全縣工業企業第七名,成為當地民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而作為該民營企業的掌門人,孫秀芳櫛風沐雨、艱苦創業,在商海闖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省優秀女企業家”、“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其實,了解孫秀芳的人都說,孫秀芳不僅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慈善家,做慈善事業已經成了她的“愛好”。孫秀芳認為,倘若沒有黨的富民政策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晨朗的今天。企業富有了,但我們不能忘了國家,不能忘了關心和支持企業的父老鄉親。作為民營企業,我們要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把公益作為企業家的另一種事業。
據孫秀芳的同事介紹,每年重陽節,她總是帶領公司員工為海安縣孫莊鎮敬老院的“五!崩先碎_展送溫暖活動;1998年,全國許多地方發洪水,她為抗洪救災捐款10多萬元;2005年,海安縣孫莊中學擴建校舍資金不夠,她資助了6萬元,并為孫莊鎮夏舍村修建一條沙石路捐資5萬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捐款12萬元;2011年,又向海安縣慈善機構捐款3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來,孫秀芳為支持各種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捐物達400萬元。采訪中,孫秀芳表示,她將繼續努力,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造福海安百姓再作新貢獻。
一名有擔當的人大代表
記者發現,在孫秀芳的辦公桌上,放有一個專門記錄調研內容的筆記本,只見扉頁上寫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近七年的實踐表明,孫秀芳不僅是一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而且也是一名有擔當的人大代表,她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上述諾言。
2008年年初,孫秀芳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之后。起先,她因公司事務繁忙也曾有過茫然,但很快就適應了這一角色的轉換。因為在她的心目中,公司固然重要,但選上人大代表就意味著責任,必須切實做到有所擔當、有所作為,不能辜負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據了解,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孫秀芳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并積極參加人大會議和人大組織的各項培訓、參觀、視察、研討、交流等活動,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努力發揮代表作用。
關注民生,為民代言,是孫秀芳當選人大代表后的履職信條。為了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盼,孫秀芳一方面廣泛聯系群眾,從人民群眾的疾苦和期盼中,掌握了解為民代言的信息,另一方面借助自己是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利用各種會議,為基層百姓排憂解難。
2011年初,孫秀芳在一次走訪基層的活動中了解到,海安縣農村部分地區道路因年久失修,路政設施匱乏,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比較突出。為了切實反映基層群眾的訴求,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她在當年召開的南通市人代會上,就提出了發展農村公路的建議,立即引起南通、海安兩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很快,海安縣政府就組織實施農橋改造攻堅計劃,并對交界路、交界橋進行全面改造,使得全縣農村道路煥然一新。孫秀芳告訴記者,如今海安縣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大部分地區小汽車都能開到家門口。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孫秀芳不僅積極參加各級人大和代表小組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而且還積極參與國家的治國理政。2008年,在第一次參加的全國人代會上,孫秀芳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精心準備了關于加強基層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建設和盡快出臺《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以及配套的法規、規章等兩個議案,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3年年初,孫秀芳再次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后,她在2014年的全國人代會上,又提交了《關于加快發展老年事業的建議》。孫秀芳說,晨朗集團每年都要組織干部職工到當地敬老院去看望和慰問老人,從和老年人的互動交流中,更讓自己體會到老年人特別需要社會去關懷和愛護。因此,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孫秀芳建議要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合作經營、委托管理、服務外包”等運行模式,實現養老事業向區域性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轉型。她還提出,要將搬遷、關閉不適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業企業退出的土地優先用于養老服務業。城鄉新建居住小區都要修建社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預留養老機構建設用地。這一建議也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孫秀芳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先后在全國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強基層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建設的建議》、《關于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的建議》、《關于加快發展老年事業的建議》等十多件質量較高的建議。記者注意到,這些議案大多與民生問題、百姓福祉息息相關。她說:“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民生熱點話題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