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大變局下,新的架構和供應鏈革命也進一步沖擊之前“固若金湯”傳統汽車供應鏈格局。對于傳統Tier1而言,不變革意味著被革命。
電動化轉型,傳統Tier1的沒落
今年1-10月,與傳統燃油車量價齊跌不同,國內新能源車市仍舊“氣勢如虹”,Top10廠商平均增速超過130%。以吉利、奇瑞和長安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逐漸開始發力,同比增速分別達350.8%、213.8%和154.6%。比亞迪、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等領軍廠商保持強勢良好態勢,哪吒、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發展態勢出現分化,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賽道轉型難度較大。整體來看,國產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趨勢良好,其強勢的銷量也正在引領著新一輪的供應鏈變革。

資料來源:乘聯會、芯八哥整理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汽車供應體系中,從完整計算及域控制器參考設計平臺,到配套軟件、功能安全測試驗證等環節,傳統Tier1擁有著巨大的話語權,至其開發進度直接決定了車型的研發周期,議價力方面也是“毫不松動”。然而,從汽車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傳統Tier1廠商的“一站式”方案開始失效,定制化、個性化、客戶化、服務化的模式已成為新的趨勢,新的供應鏈變革正在持續考驗著傳統Tier1廠商。
從國內Top10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鏈看,在核心的三電系統和智能化升級中,傳統Tier1廠商“話語權”削弱,Tier 0.5模式開始提速,自研和多元化生態合作已成新潮流。但是,以博世、海拉、法雷奧及麥格納等為代表的Tier1也并非毫無存在感,依托其長期的技術積淀,在汽車輔助系統、電子系統、底盤及其他電氣化系統上仍然占據主導,在當前的新能源車市中仍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Wind、芯八哥整理
大變局下,Tier 1“大象轉身”
面對危機之下,傳統Tier1廠商中,博世、法雷奧、電裝及博格華納等廠商在當下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亮點凸顯,通過在公司組織架構、業務重心、投資并購、供應鏈合作等方面深入布局,近兩年市場也得到了快速擴張。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1、博世:開放合作
在眾多傳統Tier 1中,博世是最早投身電動化轉型的企業。早在2017年博世就公開了其在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的戰略圖,2019年以來不斷加速其在中國的本土化布局,2021年與車聯天下的合作模式更是開創了行業內全新的供應鏈協作體系。作為全球最大的Tier 1廠商,這種轉變意味著博世開始采取更加開放、靈活的商務模式,這也是其廣受主機廠接納的核心原因之一。
博世電子電氣架構戰略圖

資料來源:博世中國
博世在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近年來在汽車產業鏈變革中的應對也堪稱一絕,其成功的秘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基礎積淀,博世自身擁有強大的規模優勢和研發實力,在對車的理解及安全方面有著長期的積累;
。2)敢于變革,擺脫“大象轉身”困擾,開始靈活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探索,提升本土化能力;
。3)全產業鏈布局,通過自建工廠、投資合作等不同的方式打造從“軟件-芯片-模塊-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模式;
。4)資本開路,戰略投資了如軟件平臺供應商Momenta,激光雷達廠商禾賽科技,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馭勢科技、主線科技和AImotive,碳化硅器件供應商基本半導體等,與產業鏈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和配合。